古琴•七弦妙音
作者:林民恩    转贴自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2458

琴,又称古琴或者七弦琴。是中国历史悠久,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。几千年来,古琴一直是国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,并以其文献浩瀚、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。其遗存之丰硕,堪称中国乐器之最。

  古琴历史悠久

  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,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4000余年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。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“琴”的前面加了个“古”字,称作“古琴”。殷商灭西周主国。周礼周乐由周文王、周武王时奠基,此为周代黄金时期。进入春秋战国时期,群雄割据、礼崩乐坏。诸子哲人、孔孟老庄墨荀等文人勃然兴起,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基础。

  历史上师旷、 司马相如、扬雄、刘向、桓谭、嵇康、阮籍、阮咸、董庭兰等哲人琴家相继出现,传承了古琴文化与艺术。古代琴人多为得道高人,顺天应命,他们对帝王将相等发起的战争经常为百姓带来祸灾极为不齿,但也无能为力,只能在琴声中寄托情感与哀思。几千年历史转瞬而逝,而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里、舞台上,七根琴弦奏出精彩妙音。

  古琴是综合艺术

  古琴造型优美、集造型艺术、书法、金石、诗文等之大成。最常见的古琴式样有伏羲式、神农式、仲尼式、连珠式、蕉叶式、落霞式等。古琴由面板与底板合成一个共鸣箱。常用材为上桐(木)下梓(木),或上杉下梓。造型也有许多讲究。如仲尼式,顶部为额,肩为岳山、下部有腰、尾、雁足、青龙池、凤沼。其中,青龙池、凤沼为古琴纳音之出口。岳山代表三川五岳。周朝以前,古琴为五弦,各弦代表君、臣、民、事、物。后周文王、周武王各加一弦为七弦,故称七弦琴。琴长古尺三尺六寸六分,代表一年三百六十六日。十三徽是古琴的音阶,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加上一个闰月。

  藏家故事

  痴迷古琴30年如一日

  藏家林民恩是香港人,收藏古琴已有30余年了。他对古琴甚为喜爱。只见他,手指在琴弦上轻拨,一曲《高山》,音色纯净,如行云流水般,在古色古香的房间内流转开来。

  31年前,年轻的林民恩在香港一个小小的地摊上,邂逅了3本红色封面的《琴府》,其中是对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古琴的介绍。一见之下,古色古香的古琴顿时令他倾心。于是,他根据书中记载,托师弟在湖南、湖北、江苏一带替他收集古琴。当时,家中收藏古琴的,大都为书香门第、中医世家等。主人并不为生计发愁,加上对古琴的喜好,自然不愿出让。于是,他们只能先与主人做朋友,结为琴友之后,主人见其心诚,才会欣然出让。

  林民恩在江苏收琴时,遇到一位老先生。他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,爱琴如命。文革时,红卫兵准备将抄家抄来的古琴集中烧掉。老先生一听急坏了,于是去找红卫兵的头头,说家里没柴火做饭了,愿意用10张画换一把古琴当柴烧。红卫兵将信将疑。于是老先生心一横,将自家一把十分珍视的清代古琴做饭时当柴烧掉,才让他们信服。就这样,这六七把十分珍贵的明代及唐代的古琴才得以保存下来。老先生见林民恩对古琴也十分痴迷,被他的真诚打动,于是出让了三把琴给他。

  谈笑间,林民恩还梳理了关于古琴的那些著名故事。他说,春秋时期,孔子酷爱弹琴,无论在杏坛讲学,或是受困于陈蔡,操琴弦歌之声不绝;伯牙、子期《高山》《流水》觅知音的故事,成为佳话美谈;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“众器之中,琴德最优”的至高评价,终以在刑场上弹奏《广陵散》作为生命的绝唱;1977年8月,美国发射的“旅行者”2号宇宙飞船上,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,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,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《流水》用以代表中国音乐。

  古琴鉴赏

  鉴赏古琴需一定素养

  林民恩说古琴的鉴赏,更是表现出对古琴的喜爱。他说,相传古琴有“九德”,即“奇、古、透、静、润、圆、清、匀、芳”,兼备“九德”之琴为神品。

  一般具备“透、静、润、圆、清”就是上品了。鉴赏古琴音色,林民恩认为好琴音色要高音清脆、低音浑厚、余韵绵长。何谓松透、何谓苍古、何谓含雄、何谓浑厚,这些都是凭经验和感觉。

  一般超越百年的古琴,琴体表面会出现断纹。断纹是时间、历史的明证。有大蛇腹、小蛇腹、流水断、牛毛断、梅花断等,以物象取名。有断纹的琴,琴音透彻、外表美观,所以更为名贵。古代名琴有绿绮、焦尾、春雷、冰清、大圣遗音、九霄环佩等。

  林民恩十分赞赏古人的谦卑。他说,古时候,制琴师不会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琴上,只有最好的琴师才会将自己的名字隐秘地刻在“青龙池”、“凤沼”中,保持古琴品相完好的同时,也是对琴的尊重。